您现在的位置: 连云港市徐山中心小学 >> 教育科研 >> 正文内容
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一、本课题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当前国内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大多尚处在宏观的纯理论上,或是就某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的,并且大多是经济相对发达,教育条件相对完善的城镇学校。对于经济欠发达、教育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如何进行涉及还不多。我们的研究将进行必要的补充和丰富。
实践意义:
1、进一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完善教育教学设施,优化学校环境;
2、进一步完善学校制度建设,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强化管理机制;
3、进一步提升学校管理品位,努力创设特色学校;
4、进一步巩固素质教育成果,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支撑
理论基础: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一大批教育理论专家学者和实践者对相应的理论进行更好的丰富、阐述和说明。与课改相适应的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也愈发丰富,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支持。
校园文化理论概况:
⑴、“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说”:“校园文化是在学校教育环境下,在培养人才和不断完善自身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校特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⑵、“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说”:“校园文化是指在教学、管理及整个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特定文化氛围和文化传统以及通过学校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各种文化现象。”
⑶、“校园生活存在方式说”:“校园文化指在学校生活存在方式的总和,包括智能文化、物质文化、规范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方面。”
⑷、“价值观核心说”:“校园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办学过程和教育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并为全体学校成员所认同的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行为规范,它是学校历史传统、工作作风、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等因素的总和。”
物质基础:本课题研究拟放学校属县二类学校,在所在县有一定的代表性。近年来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办学条件进一步提高。现有的各项设施基本可以保证本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能力保证:学校有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的传统,有一批具有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领导和教师。本课题负责人及其成员均为具有较高理论修养和实践能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多数成员曾主持参与多项校级以上课题研究,对本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具有切实的能力保证。
三、同类研究状况:
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建设“和谐、文明”为基准的校园文化已成为各级教育专家和学校主要领导的共识,并在全国许多学校蓬勃开展,特别是在一些大中城市的学校,已经在相关的各个方面作了大量有益的尝试,为我们积累了很多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使我们可以少走许多弯路,为研究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四、研究方案
本课题研究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课题可行性论证与课题开题启动。主要通过对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情况及相关信息的搜集、整理为课题研究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撑;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对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进行摸底;针对实验学校的现状初步确立研究的方向、重点、目标,撰写、制订实验方案并提出课题申报。
第二阶段:在实验学校全面展开课题相关研究。借鉴国内兄弟学校的成功经验,结合实验学校的现有实际,进行校园文化制度建设,加强学校环境优化、美化、育人氛围及其它校园文化硬件设施的配制与建设。
第三阶段:继续深化实验研究。巩固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完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拓宽研究范围,基本完成研究目标。
第四阶段(2008年7-8月):总结实验成果。通过访谈、对比、问卷、效果检查等形式,总结课题实验效果。汇总相关材料,完成结项申请和成果推广等工作。
研究目标:规范校园文化活动模式,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培育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和班风,努力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使校园文化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朝着现代化、规范化、个性化、艺术化方向发展。力争经过2至3年的努力,使学校拥有体现鲜明教育内涵和特色的校园文化。
理论假设:苏霍姆林斯基说:“一所好的学校墙壁也会说话。” 学校是专门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它不仅仅是一个教室,操场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环境,文化的理念。校园文化所营造的育人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它具有隐蔽性和延续性的特点,它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环境育人的功能。校园文化是一个立体化,开放性的概念。它包括了诸多的因素,如硬件建设的物的因素,教师、学生的人的因素,以及人与物,教师与学生等的相互关系等。它是一种环境,也是一种氛围,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内容的不断丰富,将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同时也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给予有力支持。
基本内容:
1、分析新形势下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2、研究适应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校园文化活动模式;
3、建立健全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
4、针对学校实际构建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
五、重、难点:建设适应本区域基础教育发展需求的且能突现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