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连云港市徐山中心小学 >> 教育科研 >> 科研成果 >> 正文内容
宋如郊:作文教学有一个长期困扰基层课堂的问题:就是学生的作文大面积地存在立意偏狭、思路老套、事例陈旧、语言干瘪、缺乏新颖表达的状况。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应对才可能有效解决它?请大家围绕这个话题,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对策。
赵而庆:我认为当代中学生相对优越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客观上造成了他们绝大部分人相当程度上脱离社会现实,脱离生活真实,脱离人生实际的生存现状。这种状态直接导致了他们的心理不成熟或伪成熟,心态和情绪跳跃性大,看待问题容易不全面、不辩证甚至不真实。反映在作文写作中就是学生腔严重,语言表达低幼化,思想观点平庸化或奇异化。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使学生的作文 “接地气”,建立起学生和社会的有效联结。
宋如郊:赵而庆老师的分析切中肯綮,“接地气”这个说法贴切形象,请赵老师解释一下。
赵而庆:所谓作文“接地气”,就是要接地中之气,弘扬“文章和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优良传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作文是关注生活、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过程,而不是“故纸堆里寻旧货”,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无效操练。
宋如郊:那么,如何让学生“接地气”呢?
赵而庆: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先明白这个道理。上学期一次语文课上,我给埋头苦读的高三学生们放了一首歌,是一段视频——简陋的屋子、简单的设备、简约的着装(光膀子,足够简约),29岁的刘刚和44岁的王旭唱的《春天里》。当时这段视频刚火。我告诉学生,认为它述说了底层民众的困境和艰辛的误读也好,认为它反映的是中产展望自己风烛残年之际的“心灵依靠”与“精神归属”也好,这首歌都是“接地气”的,是为时代代言,所以能在今日中国引起如此广泛的共鸣。歌曲如此,作文亦然。作文“接地气”,才能走进“春天里”。
鲍旭亮:是应该让学生早一点明白这个道理。现实中,无论是高一高二的平时作文教学,还是高考应试训练,作文“不接地气”的情况是比较多的。用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复查组成员薛明德老师的话说,现在许多考场作文,都是“假面舞会”,写议论文字,基础好一点的考生以华丽的辞藻、跳跃的思路挥洒着虚假的见识,基础差一点的考生东拼西凑,人云亦云地压榨着空洞的废话。写记叙文字,媚俗矫情的不少,抒写真情实感的不多。我举一个高三学生的例子: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我班上一位同学写的作文(话题“距离”)结尾片段:
距离,是周敦颐笔下“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的感叹;
距离,是刘禹锡笔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高洁;
距离,是摩诘笔下“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一份恬淡;
距离,是清澈自己心灵的唯一途径。
我给这篇文章的评语是:这是一篇虚情假意的文章。文章主体部分在抄袭优秀文段(一段讲李白,一段讲陶渊明)的基础上,套写了“距离”的文句。结尾排比段貌似文采飞扬,实则空洞无物,不知所云。
莫毅:我们还应该认识到,作文“不接地气”的责任不全在学生。几年前有所谓的“文化作文”,宣称“以古典的方阵,闪烁的诗句,熟悉的名人,精致的文言,高扬着文化的大旗,直袭一个个话题,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瞬间席卷神州大地”。实际上,作文的材料熟烂,比如总是选用历史文化名人,以屈原、陶渊明、苏轼为最多,结构模式化,比如三段名人事迹排比加开头和结尾,以及主题平面化,比如任何作文都用上述材料敷衍等,流毒甚广,完全背离了写作的正道。
宋如郊:是的,这样看问题全面、公正、客观。解决作文“接地气”的问题社会也要担起应负的责任。
赵而庆:这方面我们看到高考作文评价已经出现了的可喜变化。2008年上海高考唯一一篇70分满分作文《他们》描写作者对农民工子女的观察、关爱,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社会责任感,获得所有阅卷老师的一致好评。2010年广东高考阅卷结束后,作文评卷组组长陈妙云教授说,高考作文评卷,老师们最怕遇到的就是生搬硬套古旧材料的文章。2010年广东高考标杆卷1号文是一篇议论文,在有不少缺点的情况下,获得了评卷场的高分,评语认为该文“展示和针砭当下的种种社会现象……态度和是非判断是鲜明的”。这与新课标的要求“异曲同工”:作文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社会评价是我们作文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接地气”的一个重要的导向和依据。
宋如郊:我赞同大家的分析和论证。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把“接地气”的观念和做法落实到学生的写作活动中呢?
鲍旭亮:我认为通过优化作文教学的环节可以达到落实的目的。以立意、选材、思维训练为重点,把“接地气”的要求贯穿始终,而不是以开头技巧、结尾技巧、结构技巧等技术层面的问题为重点分解单项训练。那样做是舍本逐末,是把作文课变成纯粹的技巧训练场,会失去作文的“源头活水”,使学生的作文空洞苍白,只剩下技巧。
莫毅:据我理解,立意“接地气”,就是要为学生作文表达真实的、个性化的个人见解和生命体验创造条件。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认识到“立意”能力是最重要的写作能力之一,如果题目就是观点或者提示语中隐含观点,就剥夺了学生“自主立意”的权利,也违背了“立意自定”的提示。所以,作文命题请尽量出一些没有立意倾向性的“中性”题目,避免命题人观点入题,让学生的思维不受干扰,这就逼着学生在思考、评价他人观点的基础上,阐明自己的观点。老师也比较容易根据学生的观点创新程度和说理水平进行能力上的区分。
鲍旭亮:作文教学中选材“接地气”,我觉得中学生处在最有激情、最有血性、最无所畏惧的年龄,很多人却因为学业负担重等原因对世事不关注,对事理难以做出有价值的分析和判断,作文就只好“故纸堆里寻旧货”,写出来的文章自然成了无感而发的文字游戏,与现实有隔膜,更谈不上干预现实了。
赵而庆:问题的症结正在这里。选材“接地气”,就是要学生“和现实斑斓多彩的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接近些、再接近些”(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语),我在课堂上也常说 “关注国家、民族生存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的话。当然,也要注意作文选材不应该跟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热点问题挂得太紧,否则,可能陷入主流话语的迷津,写出千篇一律的雷同化的文章。2008年高考,不少考生都将汶川地震写进了自己的作文中,但写的人太多了,很难写出新意,得分都不太高。感动中国人物近些年也已经被中高考考生用滥,严重磨损,建议谨慎使用。
莫毅:我补充一点,关于选材“接地气”,体现在记叙文写作中,就是引导学生贴近自我,选择那些被心灵所同化了的、成为自己心灵的部分,以及一些最精彩的体验联系在一起的东西去作文,将抒情的重点放在自身的真情实感上来。同时,鼓励学生努力用自己的话表达,我手写我心,而不是借用流行的、权威的、现成的语言。只有这样——原汁原味、实话实说地写出自己生活感悟中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才能展现一个具有鲜活时代气息的本色真实、可亲可爱的学生形象。也只有这样才可能写出具体的过程之真、情感之真,写出健康的理性之真、思想之真,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宋如郊:说得好。
鲍旭亮:我想谈谈思维训练“接地气”的问题。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如果有学生在最近一次的作文中将近期的社会新闻用做素材,那个学生往往是脑子活、能力强、性格开朗的孩子。思维训练不能失之空泛,要有载体,而时政新闻就是很好的思维训练的资源。学生常读报,特别是阅读大家都非常容易获得的《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等报刊杂志的时评栏目,随时了解重大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了解各方动态、观点、立场,是非常有助于学生形成和表达自己的看法、意见、观点甚至思想的。可以说,谁掌握了无限丰富动感的现实谁就拥有了让思维灵活、清晰、深刻、新颖的广阔舞台。
莫毅:思维训练“接地气”,还要为学生的思维训练创设真实情境。比如,解决学生拥有一定素材,在作文时却想不起来、用不上的问题,可以教师出作文题目,学生并不成文,而是围绕题目进行头脑风暴式的发散思维训练,尽可能多地联想可用素材,多多益善。这样的训练对激活学生已有素材、已有经验简便有效。
宋如郊:本次研讨,针对目前中学生作文写作中普遍存在的立意偏狭、思路老套、事例陈旧、语言干瘪、缺乏新颖表达的状况,大家进行了归因分析,找到了形成这一困局的基本原因,即中学生脱离现实生活,而教师教学中重视技术训练,轻视现实生活传导又助推了这一不良倾向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课堂教学如何进行才能够解决学生作文“接地气”的问题,大家着重从立意、选材、思维训练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和交流,见解中肯,操作性强,也具有较强的启示意义。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主张作文“接地气”,并不排斥诗性抒情,而是对失之于肤浅、俗滥,或矫情的抒情的一种矫正,也是对学生的一种信任,相信我们的高中生自有一腔热血、五色彩笔,“接地气”后,当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走进作文的“春天里”
http://www.jxteacher.com/100/column6471/e2f5d7f6-f18c-4c74-8e2c-9dea19bfe2d7.html
下一篇:让数学教学回归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