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古诗《绝句》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三下《古诗两首》——《绝句》
教材剖析:
杜甫是我国诗坛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集大成者,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这首《绝句》是杜甫广德二年春初回草堂时写的,是杜诗写景的佳作。苏轼曾经说过∶“少陵翰墨无形画”。杜甫的这首绝句,的确是一幅美妙的山水条幅。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的春景,色彩明快,意境开阔。全诗每句一景,声形色,近景、远景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绚丽多彩、开阔生动的画卷。描写有动有静,鸣啼的黄莺,飞翔的白鹭是动景,千年积雪,停泊行舟是静景,动静相间,和谐完美。这明快开朗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欢快激扬的思想感情。
绝句并不要求句句相对,而杜甫这首诗却全诗对仗工整,语言凝练。四句构成两联,一联之间每一个词都成双作对,非常工整。再看用词,后联中的“含”字和“泊”字用得极其考究。“含”字尤妙,妙在它把诗人的位置点出来了,不仅含住了西岭千秋雪,而且把上述全部景物都收入诗人眼底,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把握和欣赏。再说“泊”字,如换成“旁”或“过”,未免空泛,那些长江下游来的远航船只,不只是在这里寻常经过而已,而是停泊聚集在门前,足见附近是个不小的水陆码头。另外,此刻杜甫正在“三年望东吴”,一个“泊”字,正有见鞍思马之感,颇有离蜀去吴之意。
设计理念:在教学中,遵循新课标精神,集合本校和学生实际情况,以人为本,充分体现学生的合作探究,从激趣引题、理解全诗到感悟深华,在诵读想象中层层展开,入情入境,透景悟情,引导学生走近诗人,亲近文本。同时,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绝句的对仗。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的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绝句》这首诗描述的情景,感受诗人杜甫的愉悦心情,受到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3、初步体会绝句诗句的对仗。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理解诗句意思,感受诗人心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诗句对仗工整的特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准备:相关古诗图画,诵读录音,古筝曲。
教学过程:
一、诵读激趣,引出课题
1、同学们,自从我们学校举行经典诵读活动以来,相信同学们都积累了很多古诗文,能展示一下吗?
2、逐幅出示与古诗相关的图画,看到这幅图,你想到了那首古诗?引导学生集体背诵古诗。
分别是:《悯农》、《登鹳雀楼》、《宿建德江》、《江畔独步寻花》。
3、走近作者,引出课题。
同学们,你们发现这四首诗有什么特点?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什么是绝句。
刚才我们背诵的《江畔独步寻花》的作者是谁?你了解杜甫吗?谁来介绍一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大诗人杜甫写的另一首七言绝句。
(板书:绝句)(齐读)
【多媒体出示图画,创设情境,让学生朗诵古诗导入,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自主诵读,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
要求:读准诗句中的生字,把诗句读通顺;结合文中插图,图文联系,想想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2、反馈交流。
(1)、指名读。师生集体点评,读得怎么样?有什么优点?你认为什么建议?
师小结:古诗要读得正确流畅,还要有音韵美,这就要我们注意节奏,读出抑扬顿挫。
(2)、师范读。
(3)、练读体会,再指名读,齐读。
3、过过渡:要想真正读出这首古诗的韵味意境,还需要我们理解诗句的意思,走进诗句所描述的情景中去。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学生读诗的愿望。】
三、合作探究,解诗入境
大文学家苏轼说:杜甫的诗就是一幅意境优美的画卷。那么在这首绝句中都描绘了哪些景物呢?快速读诗,找一找。
那么诗人是怎样描绘这些景物的呢?让我们去细读品味。
(一)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1、读了这两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话,通过看图想象,指名说。
出示留白诗句:两个()鹂鸣()柳,一行()鹭上()天。
2、指名填写,说说所填的词语都是表示什么的?
你聪这些词语中能感受到什么?
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画呀,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这句吧。
3、多形式读:如女生读前一句,男生读后一句。师生分读等。
【诗句意思直白,让学生在想象说话中不觉就感受到诗句描述的景色,形式多样的朗读更是让师生沉浸在这无边的美丽之中。】
(二)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鸣啼的黄莺,飞翔的白鹭,青翠的柳树、高远的青天,真是色彩明丽,美不胜收。此时诗人透过窗户,向远处望去。。。。。。
1、 诗人又看到了什么?
什么是“千秋雪”,“万里船”?
启发理解:为什么这雪含在了窗户里?为什么这船泊在了门里?
2、你觉得这两句诗美在哪儿?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3、让我们一起读出诗句的优美和巧妙。
【诗句中,千和万均为虚数,是一个泛指。教学中借用成语“千山万水”、“百里挑一”等词语去类比理解,感悟语言表达的方式。】
四、朗读提高,体会特点
1、诗句中所写景物有动有静,有远有近,你能分清吗?
(认识诗句描写中的远近结合,动静相间的写作特点。)
2、了解对仗。
这首诗对仗工整,如“两个”对“一行”,“黄鹂”对“白鹭”,你还能找出诗中还有哪些类似的对仗?
从这些对仗的词语中,你体会到什么?
(让学生认识到关于对仗的常识:词义必须同属一类,词性必须基本相同等。)
【诗词的对仗体现古诗绝句的特点,在这首绝句中尤为明显,特别典型,具有很好的示范性,引领学生去探究发现,既明白了这一特点,更感受到了诗句的魅力所在。】
五、配乐朗读,感情升华
1、播放课件录音欣赏,展示课文插图,激发学生读的欲望。
2、播放古筝配乐,看图,请学生尝试诵读。
3、全班练读,通过录音自我欣赏对比找差距。
六、练笔诵读,拓展延伸
1、我来对一对。
黑对() 红对() 千对() 山对()
2、你还能写出哪些对子?
3、读读杜甫的另两首绝句。并说说《绝句》其一中是如何对仗的。
《绝句》(其一)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绝句》(其二)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读读杜甫其他的诗句,说出其中的对仗词句,既是拓展,又是巩固,可谓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