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3月23日 世界气象日
1947年9--10月,国际气象组织(IMO)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了45国气象局长会议,决定成立世界气象组织(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WMO),并通过了世界气象组织公约。公约规定,当第三十份批准书提交后的第30天,即为世界气象组织公约正式生效之日。1950年2月21日,伊拉克政府提交了第三十份批准书,3月23日世界气象组织公约正式生效,标志着世界气象组织正式诞生。为纪念这一特殊的日子,1960年世界气象组织将公约生效日即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并从1961年开始,每年都要组织全球气象水文界开展庆祝活动。
为了更好地组织纪念活动,世界气象组织每年都要根据当前国际热点问题选择一个纪念主题。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降低对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的脆弱性"。世界气象组织选择这一主题,一方面表达了对越来越频繁的天气、气候灾害及其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的强烈关注;另一方面也是认识到通过加强对天气、气候的监测和预报,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天气、气候极端事件带来的不利影响,并希望通过宣传这一主题,呼吁各国采取措施减缓全球气候变暖趋势、进一步加强气象工作,以减轻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对人类社会的危害。同时,世界气象组织选择这一主题,也是为了配合即将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2002年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这次首脑会议除了将讨论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21世纪议程的执行情况外,还将研究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宣言及目前的减灾活动,包括国际减灾战略(ISDR)的活动情况。
由来:
为纪念世界气象组织成立(1950年3月23日)这一特殊日子,1960年世界气象组织将公约生效日,即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并从1961年开始,每年气象日围绕一个主题,在全球进行庆祝活动,向各会员政府和公众进行气象宣传教育。今年作为世界气象组织55周年,其主题是:天气、气候、水和可持续发展。
宗旨
1.促进设置站网方面的国际合作,以进行气象、水文以及与气象有关的地球物理观测,促进设置和维持各种中心以提供气象和与气象有关的服务;
2.促进建立和维持气象及有关情报快速交换系统;
3.促进气象及有关观测的标准化,确保以统一的规格出版观测和统计资料;
4.推进气象学应用于航空、航海、水利、农业和人类其他活动;
5.促进业务水文活动,增进气象与水文部门间和密切合作;
6.鼓励气象及有关领域内的研究和培训,帮助协调研究和培训中的国际性问题。
2007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极地气象:认识全球影响”
2005年WMO的第57次执委会上,就确定了2007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极地气象:认识全球影响”,国际气象界以这种方式体现了对WMO和国际科联 (ICSU)共同发起的2007-2008年国际极地年(IPY)的重视并融入其中。为了确保研究人员在夏季和冬季能够在两极地区工作,极地年实际上将从2007年3月持续到2009年3月。IPY的基本概念,就是一大批国际协调的,多学科和着眼于地球极区及其深远的全球影响的研究和观测活动。
历年世界气象日主题
每年的“世界气象日”,世界气象组织执行委员会都要选定一个主题进行宣传,以提高世界各地的公众对自己密切相关的气象问题的重要性的认识。每一个主题都集中反映了人类关注的与气象有关的问题。历年世界气象日主题如下:
1961年 气象
1962年 气象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的贡献
1962年 交通和气象(特别是气象应用于航空)
1964年 气象——经济发展的因素
1965年 国际气象合作
1966年 世界天气监测网
1967年 天气和水
1968年 气象与农业
1969年 气象服务的经济效益
1970年 气象教育和训练
1971年 气象与人类环境
1972年 气象与人类环境
1973年 国际气象合作100年
1974年 气象与旅游
1975年 气象与电讯
1976年 天气与粮食
1977年 天气与水
1978年 未来气象与研究
1979年 气象与能源
1980年 人与气候变迁
1981年 世界天气监测网
1982年 空间气象观测
1983年 气象观测员
1984年 气象增加粮食生产
1985年 气象与公众安全
1986年 气候变迁,干旱和沙漠化
1987年 气象——国际合作的典范
1988年 气象与宣传媒介
1989年 气象为航空服务
1990年 气象和水文部门为减少自然灾害服务
1991年 地球大气
1992年 天气和气候为稳定发展服务
1993年 气象与技术转让
1994年 观测天气与气候
1995年 公众与天气服务
1996年 气象与体育服务
1997年 天气与城市水问题
1998年 天气、海洋与人类活动
1999年 天气、气候与健康
2000年 气象服务五十年
2001年 天气、气候和水的志愿者
2002年 降低对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的脆弱性
2003年 关注我们未来的气候
2004年 信息时代的天气、气候和水
2005年 天气、气候、水和可持续发展
2006年 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