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第一节 孔 子
一、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创办大规模私学的教育家。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同时又不断地提出和丰富了自己的教育思想与学说。
二、主要理论
(一)关于教育对象的观点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卫灵公》),“类”,应作种类、族类、类别解。孔子此语的本义是:教育的对象不分贵贱、庶鄙,不论种类、族类,“宜同资教”。《吕氏春秋•劝学》说:“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其人苟可,其实无不可”,这也是“有教无类” 的真正含义。
(二)关于教学方法的观点
孔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在其一生出色的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一套灵活多样,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不仅在过去,而且在当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意义,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精华的部分。
1.学、思结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就是要占有知识材料,“思”就是对看到的知识材料进行分析思考。孔子认为,要使一个人成才,就必须通过培养,使他既善于占有资料又勤于对资料进行独立的思考,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教好学生。
2.因材施教
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这并不是说孔子要把人分个三六九等,而是说孔子能够正视学生资质上存在的差异,根据学生自身的志趣、智慧和能力,有选择地施以不同的教育。《论语.先进》中记载,冉求做事好退缩,胆子小,孔子就教他凡事要果断,想到了就应马上去做;仲由胆大,欠考虑,孔子怕他冒失惹祸,就教他遇事要退一步想,孔子就是用这种扬长避短的方法来完善弟子们的德业修养的。
3.善于启发,循循善诱
孔子是中国古代第一个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教育家。《论语.述而》记载:“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说,教育学生不能简单地采取灌输的方式,而应该以学生为主,在学生思考后仍不得要领时再开导他,在学生想表达自己思想而苦于说不出来的时候再启发他说出来。另外,如果学生仅停留在对知识的了解,而不能内化为自身的能力,就不要勉强教下去了。这总的精神体现了孔子务实和对每个学生认真负责的教学风格,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4.教学相长
孔子言:“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子罕》)“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可以说,一部《论语》实际上就是记载孔子师生之间互相讨论、回答情况的书。教学相长最重要的是老师要勇于放下架子,面对自己的不足,勇于承认不足,敢于向比自己强的人学习,并把学来的知识应用到以后的教学中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实际上,“诲人不倦”是要以“学而不厌”为基础。另外,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教学相长”的教学方法中体现的师生平等观,对今天的教育教学仍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三)关于学习方法的观点
孔子认为学习可以使人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将学习过程大致分为七个阶段:立志、博学、审问、慎思、明辩、时习和笃行。在这些学习的阶段中,又总结出许多学习方法,这些方法直至今天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1.学而时习之
子曰:“学而时习之”(《学而》),“温故而知新”(《为政》)。学习是一个把外在知识转化为内在能力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漫长而复杂,因此,不可能一时一地将所有的知识全部内化为自身的能力,而要经过长期不断地积累,这就需要不断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总结。孔子认为,不断地复习总结是学习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只是读书,却不思考,就会受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缺乏信心。孔子在这里对“学”与“思”的辨证关系做出了十分精辟的论述。“学”是“思”的基础,只有不断地充实新的知识,思考才能有所依据,才能不致陷入毫无根据的臆想;“思”是“学”的灵魂,在学习中,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驾御知识的头脑。如果一个人不会思考,他只能做知识的奴隶,知识再多也无用,而且也不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和新的知识。
3. 举一隅而以三隅反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一方法是孔子提出的一种演绎类推的学习方法,与“闻一知十”(《公冶长》)属同一性质的类推方法。孔子认为,只有掌握了这种学习的方法,才能有效的对知识进行学习,才能“君子不器”。
4. 三人行,必有我师
孔子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述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学习中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不断完善自己,对待知识要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不会装会,要养成谦虚诚实的学习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