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连云港市徐山中心小学 >> 教育科研 >> 校本培训 >> 正文内容
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与解决在基础教育领域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
一、核心理念
(一)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造就的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指出,创造是儿童的天性,而我们的教育在某些情况下非但没有使这种自然本性得到发展,反而压制了儿童创造的冲动。创新教育的提出,要求我们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使每个儿童的潜能都能得到发挥。教育者应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造就的,尤其是不可低估“后进生”的创造潜能。可以肯定地讲,每一个学生都是一片有待开发或进一步开垦的土地。教育者应视之为教育的资源和财富,加以挖掘和利用,通过创新教育,把学生存在着的多种潜能变成现实。一谈到“创新”,人们很快就会与天才联系起来,似乎创新对一般学生来说是望尘莫及的事。事实上,人与人在智商差异上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绝大多数人先天的条件是相似的。在实践中,教育者应坚信,所有学生的创造潜能同样深厚,在“创新”面前,没有后进生与尖子生的差别。关键在于你怎样去开采挖掘,教师在实践中应善待每一位学生,努力开发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
(二)解放孩子是创新教育的希望
在现今时代,人的主体性空前弘扬,任何对人的主体性和自由意志的扼杀几乎都被视为罪恶,因为人生而具有追求自由的天性。“人崇尚民主,向往自由,自由的本质或实质是自我选择、自我决定、自我追求、自我实现”。而现代教育却习惯于代替儿童选择,代替儿童思考,强迫学生接受,禁锢学生自由,压抑学生个性,违背了人的自然本性、社会本性和追求自由的本质,目的是为了按社会的预设标准把儿童塑造为某一种特定的人。因此学生的抗教育、反教育现象不断出现,出现新的教育无力,教育成了异化人的一种手段,它不是引导发挥人的潜能,而成了一种强制的、令人生畏的外在力量。
二、主要内容
构建国家创新体系,面向知识经济实施创新战略包括一系列重要环节,除了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外,还必须重视它们与观念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之间的联系,教育创新也不例外。江泽民同志指出:“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这就是说,教育创新应该包括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模式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育评价创新和教育教学制度创新,它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教育领域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应该说,实施“创新教育”是“教育创新”的重要环节,但前者必须更明确指向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果把“创新教育”的研究内容扩大到“教育创新”的方方面面,反而会影响实验的效果。毫无疑义,“创新教育不仅仅是教育方法的改革或教育内容的增减,而是教育功能上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面性、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 ” 但它毕竟与“教育创新”和“教育现代化”等宏观研究的着力点有一定区别,因此,我们建议把创新教育的重心放在教学思想、模式、内容和方法层面上,作为中、小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成为全体教师和学生都能参与的教改实验活动。实验的主体是学生和教师,改革的对象是课程学习、课堂教学等教育教学行为模式。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首要目标的创新教育,完全可以围绕“创新”三层次核心内容展开,通过学校各种教育形式,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知识的探索精神,培养“重新组合”知识的综合能力和准备“首创前所未有”事物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
(一)探索精神培养
坚持对知识“再次发现”探索式学习观念,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精神。它要求学生不盲目接受和被动记忆课本或教师传授的知识,而主动地进行自我探索,把学习过程变成一种“再次发现”人类以往积累的知识的参与式活动。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知识系统,学习科学并不是为了记忆和背诵真理,而是为了认识和不断更新真理,教学中强调的应该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取结果;要结合课程教学进行知识探源,把握其发展变化趋势;要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任何科学知识都是人类艰苦努力不断探索的结晶,以此宏扬科学人文精神;要鼓励学习中的探究和怀疑,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正如著名科学方法论学者波普尔所说:“正是怀疑和问题鼓励我们去学习,去观察,去实践,去发展知识。”更重要的学习探索是对知识整体及其联系的把握。知识经济理论学者艾米顿特别推崇印象派画家克劳·莫奈的作品。她指出:“在他之前的艺术家所作的绘画,要求你走近画布才能够看清细节,而莫奈和其他印象派画家则不同,他们要求你退后从远处观赏才能看清细节。关键是要看到整体,以及色彩、结构和情绪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样才能欣赏一件艺术作品。”我们的传统教学很少教会学生从总体上观察学科知识系统,把握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和本质特征,这些正是创新教育鼓励学生以更宽广的视角,从分割的学科课程里“重新发现”的关键所在。
(二)综合能力培养
从某种意义上讲,综合能力就是将现有知识“重新组合”为新知识的能力,新组合的独特和新颖标志着创新。我们的教育对象将要面对的是一个从学科知识高度分化走向高度综合的社会,国家创新能力的获得是快速的知识共享与持续的新的组合应用的结果。对此,熊彼德甚至认为,绝大多数创新都是现存知识按照新的方式的组合,他把“创新”与“新组合”视为同义语。 所谓知识的“重新组合”,就是把原来几种知识联系起来合成为一种综合知识,或者把一种知识拆分成几个部分,然后以新的形式将这些部分重新联系起来,成为具有新特征、新功能、新内容的知识。西蒙顿在《科学天才》一书写道:“天才们进行新颖组合比仅仅称得上有才能的人要多得多。天才们就像面对一桶积木的顽童,会在意识和潜意识中不断把想法、形象和见解重新组合成不同的形式。”课程学习中的知识重组通常包括三种不同的层次:一是将某学科课程内部的知识进行重组,二是将不同学科课程的知识进行重组,三是将学科课程所包容的知识与课程未能包容的知识进行重组,三种层次的重组,后一个比前一个要求更高。课程教学可从第一层次入手,希望学生最终能够做到跨学科和跨出课程规定的内容去自学,把进入现代社会所必须了解和掌握的所有知识重新组合,融会贯通,运用这种“重组”的知识解决复杂的问题,从而内化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例如,1999年高考改革要求“在考察学科知识的同时,注意考察学生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知识渗透的能力”,高考试卷特别是语文试题施行了力度较大的内容改革,被媒体称为“高考指挥棒指向素质教育”。为体现“能力型立意”,比历届考题更突出了“知识重组”能力要求,语文试题不仅有第一层次的知识重组(如最简单的“重组句子”),而且大量增加了第二、第三层次“知识重组”的考核内容(如提供学生想像空间、将知识领域扩展到未来学范畴的作文命题等等),广泛涉及到经济、外交、现代科学和高新技术等课外知识,要求考生把课程学到知识与这些知识重组,不仅引导学生更加关心社会生活,努力扩大阅读面,而且必将启发教师进一步思考教学改革。
(三)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
创造意识是驱使个体进行创造行为的心理动机,没有创造意识的人不可能进行创造和发明。许多调查结论都指出,学生普遍具有创造潜能,它不是少数人特有的秉性,在适当的教育下,可能在每一学生个体身上发展和显现。当然,限于生理年龄特点,我们无法要求所有学生在中小学阶段都具有很强的创造能力,但创造意识的培养则必须从青少年时期开始。 创造意识是创新素质培养的前提,因为创新素质不仅表现为新思想、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发明创造,而且表现为善于发现问题、求新求变、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创造能力也“绝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综合素质。”创造意识包括强烈的创造激情、探索欲、求知欲、好奇心、进取心、自信心等心理品质,也包括具有远大的理想、不畏艰险的勇气、锲而不舍的意志等非智力因素。 逐步培养学生创造“前所未有”事物的能力,则可以从创新层面的“重新发现”,尤其是“重新组合”着手。无论用“无中生有”说明“创造”,还是用“有中生新”描述“创新”,都没有阐明“有”是如何从“无”,“新”是如何从“有”里产生。事实上,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创造发明,都是原有事物的“再次发现”和“重新组合”,产生质变后才表现为“前所未有”,是“有中生有”,任何人都无法脱离自己的经历凭空设想,即使是科幻作品所“创造” 的外星人,也不过是作家思想表象里原有“部件”的“再次发现”和“重新组合”而已。例如,硅元素通常以人们司空见惯的石英砂粒出现,经过科学家的“再次发现”就创造出半导体晶体管和集成电路,使“砂粒变成了黄金”。 再例如,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黑色火药 ,无非是按“一硝二磺三木炭”的“重新组合”,才具有了新功能和新特征;马克思和恩格斯经过继承和扬弃,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部分“重新组合”,从而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马克思主义。因此,注重培养中小学生“再次发现”和“重新组合”的品质,就是为他们的创造能力营造基础。
上一篇:当代十大教育理论概述——素质教育
下一篇:十大教育理论——人本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