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江 苏 省 教 育 科 学
“十一五”中长期立项课题
|
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培养小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研究
工
作
报
告
研 究 单 位:连云港市徐山中心小学
课 题 负 责 人:邵继民
二0一五年九月
2008年4月,我校承担了综合实践研究课题《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培养小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研究》的研究任务,经过几年的研究,已完成了该课题的预定研究任务,现将研究工作汇报如下。
一、对本课题研究的认识
这一轮课程改革,试图改变长期以来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使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提高能力,形成综合素质和正确的价值观。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教育思想,与这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不谋而合。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教育思想,超越时空,对我们进一步深入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是我们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早在上世纪初,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就针对传统教育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等弊端,提出了“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他从培养能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具有生活力和创造力的“追求真理”的“真人”的教育总目标出发,提出了以传授知识、培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为学习目标的生活性教育。其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是丰富而博大的,是我们进行教育教学理论探索、搞好教改实践的理论宝库,也是我们学校形成以“生活教育”为办学特色的强大思想武器。
作为江连云港市唯一一所省陶行知实验学校的广大教师在学习研究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用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培养小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研究工作的具体步骤和过程
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整理课题申报相关资料,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完成课题申报、立项工作。
2.收集国内外生活教育理论文献和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关论述。
3.总结我校学陶师陶的成功经验,查阅文献资料,分析现状。成立课题领导小组,组织全体教师学习陶行知生活理论,营造一种浓厚的学陶师陶氛围。
4.按照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拟定各学段学生自主、合作、探索学习的预设目标。
5.开展调查研究,弄清各学段学生结合塔山镇的现有资源自主选择课题的情况,并对照学习国内外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情况确定本课题研究的若干个支撑点。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
1.培训实验教师。组织课题组全体成员学习课题研究方案以及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切实树立生活教育观念,掌握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模式,学会其操作的基本方法。在集中学习的基础上,实验教师分头制订好工作计划。
2.在课题组的指导下,以中心小学教师为主体,展开各个侧面的实践研究,收集生活教育及综合实践活动的案例和论著,编印成文集。
3.创办“行知村”和“职业技术实验班”,开设“购物超市”、“休闲娱乐中心”。
4.邀请专家做专题学术报告或座谈,提高课题组成员的专业理论知识。
5.采取座谈会、访谈、书面调查等形式,广泛听取教育研究专家和管理专家的意见。
6.校本课程《五彩生活》开发。
7.通过“边研究、边试点、边推广”的办法,在有关班级试点,实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全员管理、全程管理。
8.问卷调查:弄清学生喜欢研究什么,需要研究什么。做到综合实践的研究方案来自学生,做到每个研究课题拿来就能研究,研究必有成效。
9.验证研究:在实践中不断验证并修定小学生自主、合作、探索学习的目标。
10.全面实施计划,开展本课题的调查与个案研究,撰写相应的论文、报告、案例等,展示研究实施的阶段性成果。
11. 课题研究中期评估。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1.编撰《教育生活化研究论文集》和《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专著》
2.完成子课题研究报告。
3.完成总课题研究报告。
4.撰写实验研究结题报告,验收、结题。
5.搜集实验中积累的资料,从中总结经验、寻找规律,筛选出能促进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的方法。通过面上推广深化、拓展和完善本课题研究。
具体研究过程: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全力支持课题研究
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我们将课题研究列入学校的工作计划,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选拔优秀的骨干教师担任实验教师,按教师个人特长进行具体分工,同时还建立完善的课题制度,如经费保障制度、人员奖惩制度等,从人员与管理上确保课题的研究质量。
(二)抓好教师培训,加强教研力度。
为了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形成特色,我校十分重视师资培训。在培训中,我们坚持内培和外培相结合的原则,不失时机地到外地学习经验,拓宽培训渠道。在课题研究的时间里,采用网络主题教研、发放学习材料、专题培训讲座等形式定期举行专题学习,每学期都要进行课题研究情况分析会,并带动全校教师参与课题研究。
我们采取了每周集体教研的方式,每学期召开综合实践活动汇报课、研讨课,我们还经常请到市教科室的陈建先老师到校及时指导工作。组织实验教师认真参加市教研中心组织的各种研讨学习活动,及时研讨教研中出现的问题、相互交流经验和体会,开拓思路。还大力支持实验教师参加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包》的开发工作,以求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这些活动中,教师业务水平提高了,思路开拓了,教师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三)分析整合学校资源,搭建实践活动平台
1.开发和利用好课程资源
①关注学生兴趣,以现实生活为切入点,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
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直接生活经验,建构一个贴近学生真实世界的课程领域,这样,学生才会对综合实践活动倾注全部的热情,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才会取得好的效果。
②立足社区环境资源特色,多方面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
作为与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社区,其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课程资源,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首先,立足自然资源环境特色,开发课程内容。我们立足学校地处山区,靠近塔山水库这一特色进行开发活动课程内容。其次、立足学校人文环境特色,开发课程内容。让学生通过观察、走访、调查、分析,全面了解社区,增强学生对社区生活的适应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社区的情感,并主动将这种情感转化为建设社区的行动。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公共意识、道德意识,激发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奉献精神。第三,立足学校经济环境特色,开发课程内容。如结合当地农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开发课程资源。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体验到农民工作的辛劳,学生尊重家长、关爱他人、热爱家乡的思想得到进一步提高。第四、立足社区人力资源特色,开发课程内容。由于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寻求社会各界的共同协作,形成共同指导的局面。拓宽引进师资的渠道,使一些隐性的教育力量充分发挥作用,形成开放的多层面的教育人才资源,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更好的培养。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开发时,可立足社区人力资源特色,开发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这是我们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开发的又一线索。
2.成立校内实践基地“行知村”
我们学校结合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根据本校实际,经过反复酝酿和论证,确立了“生活教育”的办学特色。学校于2003年创建了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行知村。 “行知村”就是在学校将学生学习、生活所在的区域看作一个模拟村落,学生就是这个行知村的“小村民”。以“小村长”为主,并相应成立村委会,下设各个部门;以“小村长负责制”进行自主管理,聘请教师作为“小村长顾问”、“小村干顾问”、“村务管理顾问”等角色。小村民们就在他们的“模拟”培训下、指导下,自主策划活动方案,模拟各种角色,参加各种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力求以活动为载体,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孩子的幸福成长而奠基。
学生在自己当家做主的模拟体验活动中可以有效地培养自主意识、参与意识、管理意识、竞争意识,锻炼能力、增长才干,切实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从而促使他们成为勤学守纪、文明进取的“行知村”的小村民,对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是非常有效的。根据适合少年儿童时代特点、满足少年儿童成长成材需要的原则,“行知村”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模拟组建了以下教育体验活动部门:
小主人广播台(专设村务宣传、村民上诉、成长热线、才艺展示、主持人擂台赛等栏目,沟通各部门联系)
小主人超市(体验商品批发、零售过程,感受服务他人和汗水换利润的快乐)
小主人书屋(为村民导读,组织相关的借书、读书活动)
小主人调解室(解决村民中的矛盾纠纷、负责村民间的投诉)
交通纪律监理所(检查督促学生各项安全、纪律,并组织评比)
爱洁环卫所(检查督促校园、班级及学生的个人卫生并组织评比)
小真人报社(新闻新事采集、时事科普宣传,展示小村民习作)
动手动脑娱乐园(培养村民动手动脑能力,开展各类动手动脑类比赛)
小主人储蓄所(培养节约零花钱意识,认识储蓄业务)
小主人书画院(加强书画技能进修,开展书画比赛)
各部门在顾问教师的指导下,由小村民自主策划,制定各自的发展规划,自主组织实施。在实施过程中照顾到低、中、高年级兼顾、村务管理人员的定期更换交接,做好传、帮、带,以达到锻炼面广的目的。
通过“行知村”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践,短短的一年的时间,我校已以案例形式呈现的有20多个,获奖的有13个。 “行知村”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践,提高了学生的管理意识和服务意识,培养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小主人超市”、“小主人书屋”等服务部门不仅让学生体验到为他人服务的乐趣,还体验了服务岗位的辛苦。 “小主人超市”让学生感受到销售利润的来之不易,领悟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小主人书屋”让学生获得遨游书海机会并品尝到导购成功的喜悦。“小真人报社”让学生的才艺得到施展,感受到了辛勤劳动换来成果后的自豪和骄傲。“小主人储蓄所”的学生学到了银行储蓄方面的本领,让自己的数学技能得到训练,并提高了节约零花钱的意识。“小主人调解室”的学生强化了法律法规意识,增强了文明守纪的自觉性,他们和“交通纪律监理所”、“爱洁环卫所”的同学一起参与学校管理,锻炼了工作能力,也为创建良好的校风、学风立下了汗马功劳。“小主人书画院”的同学学到了一技之长,“小主人广播台”的同学更是让全校学生惊羡,他们的普通话、主持风格、现场采访能力让学校的宾客刮目相看。我校学生在近一年参加的各级各类比赛中,共获奖国家级奖2人次,省级奖12人次,市级奖57人次。
3.开发校本课程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他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
近年来,我们结合学校及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发出了以“生活教育”为重点内容的《五彩生活》系列教材,旨在注重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践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有意识地在日常教学中加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拓宽学生的视野,鼓励学生的亲历探究,激发学生实践创新潜能。在这里,让孩子亲历科学探索的神奇,感受田野收获的快乐,神会先贤先哲的风采,体味自然美景的惬意……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成为亮丽的诗句,充盈着鲜活的新意。
按照课程的定位、性质及课改的新理念,结合教师自身特点、学生的现有水平,我们把《五彩生活》内容分为五大板块,并制定总体实施要求、单元实施要求。
东方小故事。内容包括诚、礼、智、俭、谦、勇等单元,充实现行课程中思品课的教学内容,但又与思品课的教学内容相互交叉,并在努力沟通两者联系的基础上,发挥传统美德的现代德育功能。
三原色。内容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两部分。低年级以“人与自然”为主,高年级以“人与社会”为主。具体有大自然的奥秘、人口、消费、国防、法制、职业教育等单元,是现行课程中未涉及或涉及不够而现实生活中新兴的、常接触的知识信息,沟通与现行课程中自然、社会等方面内容的联系。
生活保健。内容分为“营养与卫生”、“心理与健康”两部分,低年级侧重“营养与卫生”,高年级侧重“心理与健康”。具体包括听一听、想一想、认一认、学习心理指导、认识与悦纳自我,挫折应付与情绪调节等单元,并对健康课、心理辅导课在内容上、形式上进行拓宽与优化。
艺术天地。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依次为“大家做”、“大家乐”、“大家玩”、“大家学”四部分。内容包括音美游戏、工艺美术、自制乐器、音美讲座等。目的是充分挖掘农村艺术教育资源,发展农村艺术教育特色,努力缩小城乡学生在某些艺术素养方面的差异,同时,沟通各相关课程间的美育联系。
走向科学。分为“科学家的故事”、“身边的科学”、“科学幻想”、“科学创造”四部分。目的是适当增加培养科学人文素质的时机,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确保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校本课程尽管是以校为本的,但从根本上说,它也是而且必须是在国家宏观课程政策和国家课程标准的框架内进行的,要与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目标特别是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实践证明,国家课程常常无法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校本课程的开发正好弥补了国家、地方课程的弊端如的六年级的《巧手贴画》,深受学生们的欢迎和喜爱,学生们争抢着要学习这门课程,作品也是琳琅满目。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照顾了学生的个别差异,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需要。著名的课程理论专家斯基尔贝克早就指出:“设计课程的最佳场所在于学生和教师相处的地方。”提倡在小学实施校本课程,其目的之一是改变学生的固有思维模式,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树立自我发展意识,全面提高素质。小学生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想象力,蕴涵着巨大潜质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成长、教育环境至关重要。在新课程的理念中,促进和关心学生个体的自由、健康发展,是新课程的主要立足点和着眼点。国家课程注重的是普适性,很难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无法照顾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而校本课程是以校为开发单位和实施单位的,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不同需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我们也正是根据这一点来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促进了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开发者,还是课程的实施者和评价者,在一些特殊的场合,教师还可以充当课程的决策者,这对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无疑起到推动与促进作用。同时当前教育的发展,要求学校要成为一个不断改革,促进其成员持续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组织。校本课程的开发,对于形成这样的组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带动了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
《五彩生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沟通了生活与课本、学生认知之间的联系,使学校变成了学习型组织,学习的乐园,它带动了学校校园文化的提升。一个个校本课程专题研究开发小组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象春天花坛里的百花共同开放,凸现勃勃生机,这样也带动了学校校园特色文化的建设。学校被评为江苏省学陶先进单位,并被命名为陶行知教育实验学校。
(四)开发管理平台,建立课题研究网站。
为了使课题研究实现过程管理、高效管理和科学管理,我们组织骨干教师开发了该课题的专题研究网站——“行知”。该网站设立了“课题概况、课题研究、在线研讨”等栏目,为课题的实效管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这个平台有利于教师相互交流、学习,方便教师随时查找相关资料,通过案例的学习深入开展研究;这个平台有利于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科学评价,我们要求实验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必须保留研究资料,教师每做完一个步骤就可以及时上传到自己的文档里,这样课题组就随时可以监控每位实验教师研究到了哪个阶段,同时随时可以进行过程指导。到最后也能保证研究成果的真实完整。
三、研究工作的成效
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我校以抓好教科研为先导,紧紧围绕课题目标,采取了各种有效和有力措施,花大力气开展了各项实验研究工作,目前实验工作实施得十分顺利,并已经取得实效。
(一)培养了学生自主观察的能力
观察能力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能力素质。然而,观察能力并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在后天的实践中逐渐培养起来的。综合活动课上,教师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了观察能力。在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行知村开展的“我做行业小状元”的专题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参观塔山柳编工艺篮了解了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经济状态。在社会调查、考察的基础上,学生根据自己的理想、目标和兴趣特长选择一个行业进行调查研究。学校帮助学生建立小主人储蓄所、小主人超市,由学生自主管理体验;学校的经济园都由孩子们参与栽培管理、学习参观、动手实践、收获结算;他们向妈妈学缝纫、烹饪;向匠人学木工修理桌椅;向老师学教书育人。他们用上网的机会搜集了解各行各业的特点……这一主题活动中,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实践性学习、应用性学习等各种学习活动方式有机整合,学生始终充满兴致,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成为自觉的行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提高。
六(1)班瞿明春同学撰写的综合实践活动报告中写下了这样的收获: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知识的重要性,并认识到盐与我们人类不可分割的关系;在活动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并会互相帮助、团结合作,知道了团结的力量;通过活动,还知道了一些从前从不知道的小知识。
(二)培养了学生自主协调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协调发展。这时的学生不是讲台下被动的看客,而是活动的主人。六年级《塔山水库水资源综合调查》的课题研究中。学生为了调查水库里网箱养鱼对水质的影响,分组走访了养鱼户、塔山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和当地环保技术人员,从中了解到:鱼饮料对水质的污染和养鱼设施对环境的破坏。他们有计划地观察记录水库中水源质量的变化和跟踪调查各种污染源,结合社会、科学、自然等学科知识提出自己的见解,探究防止水源被恶化的方案和措施,设计未来水处理的崭新设想,使学生的想象力、探究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有的学生还在网上查获最新的信息,对家乡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作出了科学的探究性的研究,描绘出未来清洁水源的蓝图,颇有新意。在小课题研究过程中,孩子们的学习领域拓宽了,视野扩大了,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丰富了,自主活动,亲历实践,深度探究,使孩子们的自主性被唤醒了,创造性被激活了,还培养了他们踏实认真、一丝不苟、坚持不懈的科学态度,形成了亲近自然,关注环境的责任感。
(三)培养了学生自主动手的能力
综合活动课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不局限于课本,它也可以因地制宜进行,及时地把最新的信息传播给学生。活动也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由选择,教育的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培养了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综合实践活动不仅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了丰富的问题情境,而且活动内容的丰富性也有效地调节了学生的大脑功能,充分挖掘了他们的大脑潜力。学生自己操作,寻求答案,手脑并用锻炼了自己。最可贵的是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观察分析,获得了直接经验。行知村的指导老师马玉娟在发现学生身边的浪费现象而组织的实践调查研究活动中,选择了其中较有价值的问题,如:“我们的浪费有多严重?” “挣钱真的不容易!”“用自己挣的钱,感觉不一样!” “我们该怎么做?”等,让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实践。学生后来的交流中,通过活生生的事例剖析了浪费所造成的社会问题及思想根源,从而懂得了“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生活道理,并自发制定了一个有关节约的公约,写了“勤俭节约,争做合格小村民”的倡议书,向全校同学宣传要勤俭节约。随之,短短两个月仅学生在行知村的储蓄所所存零花钱就增加了4800多元!
(五)培养了学生自主创造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形式减少了不必要的纪律约束。它不受课堂40分钟的限制,留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同时也鼓励学生与众不同的方法、思路,避免了统一答案、统一方法。学生开始变得善于主动搜集一些资料了,除了活页资料上的小知识卡片外,凡语文书上涉及到的科普知识,学生都会去翻阅相关资料,有的还在网上查寻。学生学会主动涉猎课本以外的科普读物了。
四、丰硕的研究成果
学校先后被命名为江苏省陶行知实验学校、江苏省教育学会中小学写作教学研究中心实验学校、连云港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县微型课程特色学校、全国新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研究实验学校。是中国陶行知研究学会团体会员单位、陶(行知)文进校课题组成员单位、中国小记者记者站、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赣榆县青年文明号、赣榆县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江苏省学陶先进集体、连云港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赣榆县教育质量综合评估先进单位、县科技教育先进集体、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三优"评比优秀教研组,多次荣获中国青少年读写大赛江苏省优秀组织奖,市级书香校园,连续多年被评为市县文明单位。
自承担本课题研究以来,参研教师在各级各类的教学评比等各项活动中获得一、二、三等奖有20余人次,在县市省乃至国家级各类教育教学论文评比活动中获得一、二、三等奖有近50人次,2008年之后课题组教师在参加学校及其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类基本功竞赛中有20左右人次获奖,有30余篇的论文、设计、随笔等在各级各类发表,学生在各类比赛中也屡屡获奖。并形成了《陶行知教育生活化研究论文集》和《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专著》各一本。
课题主持人邵继民有4篇论文在《内蒙古教育》、《学问.现代教学研究》、《教育交流》、《新课程》等国家、省级教育刊物上发表,论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研究性学习策略的思考与实践》被评为江苏省2008年“师陶杯”小学教育科研论文二等奖,论文《浅议农村小学开展综合实践课的问题与对策》获省新世纪园丁论文评比二等奖。主编的校本教材《行知》是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要课本。刘兴春校长的论文《搭建个性教育平台,构建多彩生活教育课程》获江苏省陶研会小专会论文评比一等奖。张连芳、李大江老师的论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获市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研课题论文三等奖。
曹游老师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优秀课评比获县二等奖;魏桂芳老师获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唐丽娟老师获第十三届全国中小学作品工艺类指导工作一等奖,是省第十九届金钥匙科技竞赛优秀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张萍、瞿绪余老师被评为县“手拉手”防治碘缺乏病主题教育活动优秀辅导教师等。
六年级学生郭晓雨的创造发明“两用灯头” 获国家专利;樊首良的“植物汽油提取器” 获省第十九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孙姗姗、姚开志、韩宝瑞同学的《文明礼仪伴我行》在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实践活动中获二、三等奖;瞿叶非、孙美超同学在全市中小学生手工及贺卡制作活动中获二、三等奖;樊文莉、姚明强同学在县“手拉手”防治碘缺乏病实践活动中被命名为 “五十佳小卫士”; 杨硕、杨锐、王卓同学在省第十九届金钥匙科技竞赛中获一、二等奖;田锦艳的《防震减灾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获市科普二等奖;杨广宇的《赣榆县徐山地区经济状况调查的活动方案》在实践活动中,社会反响较大,效果明显。
五、研究工作的体会
通过多年的研究,我们体会到要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学校的领导要重视,亲自参与研究的策划、组织与实施,保障实验的人力与物力的投入。学校要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学校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学校要主动争取专家的指导,为教师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与帮助。与有关单位结成共建关系,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搭建平台;从社会中聘请校外指导教师,建立校外指导教师联系手册。与家长建立有效的联系,吸引家长参与活动,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